找到相关内容9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論佛教的自殺觀

    般念 (`anapanasati samadhi`),樂淨觀樂喜觀」,做為對 治不淨觀所造成的不良後果。廣律中提到的禁止「歎死讚死勸死 」,乃是針對有些比丘鼓勵在家...。(2) 其爭議點主要是從佛典中,我們可以同時發現一方面自殺被認可 ,另一方面又被訶斥和禁止。其理由在?教理的根據是什麼? 另外大乘和小乘佛教對自殺也有不同的看法。本文...

    釋恆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2646888.html
  • 缅甸帕奥禅林参学记

    出息念”(般念)的修习要领─修习出入息念是透过观察呼吸的出与入做为所缘的禅修方法,其要点归纳如下:一、静坐时,以舒适、自然、正直、稳固的姿势坐着(不一定需要盘腿)。二、放松身心,自然呼吸。三、在人中...二、避免冗长的陈述,不需报告修行上的细节,除非禅师问及。三、报告时宜把握重点,简明扼要;以般念(观呼吸)为例,小参报告的重点如下:1.如何专注修行?2.持续专注多久?3.有否任何困难?  通常经由小...

    法味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046927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特质(2)

    四谛八正道之教法而达到初果,得法眼,其后彼等又闻五蕴之无常、苦、无我之法,依观察思惟五蕴,而得阿罗汉果。又有一种成为一种型式的修行道,即是先由调整出息入息的般念(ānāpāna-sati)出发。使...dhamma-vicaya)觉支、精进(viriya)觉支、喜(piti)觉支、轻(passaddhi)觉支、定( samādhi)觉支、捨(upekkhā)觉支之七种,这是到达证悟的七个部分之意。此中,择法...

    水野弘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4946951.html
  • 原始佛教的心

    观法思惟,达到最高证悟─阿罗汉果。   对于如此修行阶段性的次第进展,如前所述,有经典提到般念(数息观)─四念处─七觉支─明、解脱,[30] 在原始经典中,也有整理修习阶段,依照顺序而说者。例如:七...的不同而有所选择。部派阿毗达磨有详细的考察,而在原始经典中,对于适用于各种性格的禅定方法也略有叙述。例如断贪欲应修不净观之禅定,断嗔恚应修慈悲观,断我见我慢应修无我观,断杂念妄想应修数息观(般念)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748010.html
  • 胡适读禅籍题记、眉批选

    阿那力能起,寂止善法分。(卷一页十四正)眉批 ana 入息。原文 复次般那相,是今当略说。(卷一页十四正)眉批 pana 出息。原文 若为觉想乱,当习般念,已能应于数,则除内贪著。(卷一页十五正)...至三十,在此宅中。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,即大惊怖,而作是念: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隐得出,而诸子等于火宅内,乐著嬉戏,不觉不知,不惊不怖,火来逼身,苦痛切己,心不厌患,无求出意。舍利弗,是长者作是思惟,...

    楼 宇 烈 编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1151009.html
  • 修学佛法之感言与期许

    方法。共通业处在《清净道论》中,指出为:慈心观和死随念,或者加修不净想。在《清净道论》的〈说地遍品〉和〈般念〉一节等,提到行者在修习地遍、那般那念前,先“忆念三宝功德,令心喜悦”4。因此,在南传佛教...何况由于定境非常寂静、轻,而常被不识者误以为自证道果,这点尤须留意!   五、遵守戒律:南传佛国各宗派间的持戒尺度虽稍有不同,但当僧尼和居士们赴佛国参学时,宜当扮演好各自的角色,做好自己的责任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2052512.html
  • 论佛教的自杀观

    同时佛陀教示比丘们从此而后,应修“般念 (`anapanasati samadhi`),乐净观乐喜观”,做为对   治不净观所造成的不良后果。广律中提到的禁止“叹...   versial),佛教对自杀的看法,倒能令人兴起探究的兴趣。(2)其争议点主要是从佛典中,我们可以同时发现一方面自杀被认可   ,另一方面又被诃斥和禁止。其理由在?教理的根据是什么?另外大乘...

    恒清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95156221.html
  • 生活中的七觉支

    在增上定学的阶段,以理智为主导,用“寂止随念、死念、四界差别观”修心;以纯情为主导,用佛、法、僧、戒、舍、天等“六随念”修心;以意志力为主导,用“十遍处、十不净、般念、(慈、悲、喜、舍)四无量心... 圆满明、解脱;[22] 《杂阿含810经》指出:那般那念→ 四念处→ 七觉支→ 明、解脱满足。[23] 以持戒清净,随念息安定内心,修习四念处法门为基础,操作七觉支可以完成三明及心解脱、慧解脱。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0756394.html
  • 佛教医学的特色

    血涂相、虫聚相、骸骨相等十种相的观想,从而放弃对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的过度执着和贪恋,得到心灵的自在解脱。数息观又称般念,是从数呼吸入手,渐次经过数、随、触、止、还、净七门而入定的方法。由于人的思维...,慧能审,故虑体是慧。定有净用及生慧虑,故名净虑。约略相当于儒家《大学》中定而后能净,净而后能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”之意。禅定又称止观。止即指定,所谓心一境性之意,即人的心念持久地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766031.html
  • 唯一的道理(2)

    心将胡思和受支配以致不安和无法祛除我见。  身念处的目标可分为三种:㈡身体的状态,㈡身体的举动,㈢身体的四大元素。  身体的状态  在这方面,我们可以将观照人息和出息为般念(Anapanasati)...喜亦非爱的感受⑩观法⑩  看(注二十二)⑩五蕴(注十四)⑩五根与五尘㈣七菩提分 ④正念⑥择法⑥精  进④喜⑨轻①定⑧舍⑩实苦、集、灭、道一切真相。  (24)止观禅:心智培育与发展使内心的污秽平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768384.html